吃喝玩樂

星期四, 12月 01, 2005

石花凍

 

在宜蘭、野柳和基隆,都有稱為「海底燕窩」的「石花凍」,是比較原始一點的「大菜糕」。
在台灣北部海底生長的石花菜(台語叫「石灰」),是生長在海岸的藻類,但要潛到水質清澈的海底才能採到,盛產於農曆3到6月間,漁民採到後,用清水搓洗後就放在太陽下曝曬,反覆來回七次,才能除去腥味,待石花菜轉成金黃色的時候,就可以用了。將石花菜用紗布包好,放到鍋裡去熬煮兩三個小時,就製成「石花凍」了。
「石花凍」比大菜糕的做法原始得多,所以吃時會帶一點海洋的味道,也帶一點腥味,所以最好是切粒後配上咖啡來喝。在基隆和北岸都很易找到「石花凍」,是夏天的消暑甜品。
商人將石花菜的膠原成份提煉出來,製成條狀出售,大陸稱為「瓊脂」,台灣稱為「洋菜」,就是港澳地區的「大菜」。用洋菜熬煮的甜品,就叫做「菜燕」,日本叫做「寒天」,香港就叫做「大菜糕」。
在香港的街頭漸難找到賣大菜糕的小販,反而澳門則將大菜糕變成澳門的特色小食,在氹仔官也街,有一間叫「莫義記」的店就是專賣大菜糕的,經過不斷改良,還變化出多種不同的口味。

標籤: ,

4個留言

  • 1/12/05 15:53, Anonymous 匿名留言…

    錯過了, 我去野柳和基隆的時候都看不到呀! 但在澳門我當然有吃啦!會不會?可不可能? 在台灣時,明明看到,因為不知道石花凍是甚麼而沒有吃呢??? 按我的習慣,該不會錯過呀??? 多可惜!錯過了!!!

     
  • 1/12/05 19:41, Blogger CS Killer留言…

    基隆廟口夜市有,下次可以試試 :)

     
  • 6/12/05 00:05, Anonymous 匿名留言…

   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A4%A7%E8%8F%9C%E7%B3%95

     
  • 6/12/05 02:39, Blogger CS Killer留言…

    莫非閣下係維基百科的「大菜糕」作者乎?

     

發佈留言按此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