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喝玩樂

星期日, 1月 22, 2006

甘蔗和甜菜



植物經過光合作用都會產生糖分,中國懂得從穀物中提煉,遠在西周時就已有製造飴糖(麥芽糖)的技術。現在,我們常吃的糖,是從甘蔗和甜菜提煉出來。
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,要煉糖就會用甘蔗(sugar cane)。最早有文獻記載煉糖技術的國家是印度,大約公元300年(應該是公元前300年,謝謝指正)就有了用甘蔗煉糖的方法。在漢朝時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,史稱它為「西極石蜜」。印度人將甘蔗汁用火熬煮成糖漿,再放在太陽下暴曬成糖塊,因為外形好像石頭一樣,所以叫做「石蜜(sakara)」,也就是片糖的提煉方法。將石蜜再進一步提煉,就變成砂糖。
到了唐朝時,唐太宗遣使到印度學習煉糖之法,煉糖術從此傳入中國。後來,經過中國人改良,去除了糖漿裡多餘雜質,煉成了白糖,再加上中國本身也盛產甘蔗,從此,中國反而出口白糖到印度去。
而歐洲和北半球寒冷地方沒有甘蔗,最初都是靠進口,所以從前糖是奢侈品,而殖民地時代,葡萄牙人早就壟斷了糖的貿易市場。1747年,德國化學家Andreas Marggraf成功從甜菜(sugar beet)提取出蔗糖。1802年,歐洲開始有煉糖廠的出現。19世紀,英國從海上對歐洲大陸實行經濟封鎖,致使法國缺糖,於是拿破侖開始在法國大量種植甜菜,甜菜就由食用的蔬菜,變成專為煉糖而種植的農作物。
在中國,兩種煉糖方式都有,南方種甘蔗,北方則種甜菜,令到中國成為世界主要產糖國之一。

標籤:

2個留言

  • 25/1/06 16:15, Anonymous 匿名留言…

    >印度,大約公元300年就有了用甘蔗煉糖的方法。在漢朝時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,

    公元300年已是晉朝了,是否公元前300年之誤?

     
  • 25/1/06 20:14, Blogger CS Killer留言…

    對對對~ 公元前200年才是漢朝… =P
    謝謝指正~

     

發佈留言按此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