饅頭

饅頭和麵包都是用麵粉和酵母做出來的,不同的是,饅頭是用蒸籠去蒸出來的。
傳說是三國時代大軍師諸葛孔明發明的,當年出兵平南蠻時,七擒七縱收服了蠻王孟獲,準備班師回朝。當大軍行到瀘水的時候,忽然陰雲密佈,狂風大作,波濤淘湧,無法渡河。原來蜀兵有很人都是死在瀘水,客死異鄉;而戰死的蠻兵屍體亦都棄於瀘水,因此,戰死的冤魂經常出來作怪,如果要渡河,則需要先祭奠他們。土人告訴孔明,要用七七四十九顆人頭作為祭品供奉,則冤魂才會散去。孔明覺得因為人死後才成為冤魂,又怎可以再殺人去祭奠呢?於是命令廚師用麵粉,做成人頭模樣,以牛羊肉做餡,稱為「蠻頭」。然後親自到河邊去祭瀘水,並將蠻頭丟到河裡,於是瀘水又變回風平浪靜,平安的渡河而去,而蠻頭就是日後的「饅頭」。
饅頭慢慢就發展成各式各樣的包子,而沒有餡的白饅頭,還是保留著「饅頭」這個名字,而有餡的饅頭則叫做「包子」,像肉包、湯包、銀絲卷、花卷等,其實都是饅頭。
像上海南翔有名的「小籠包」,其實當地人就叫它做「小籠饅頭」,水煎包/生煎包就是「生煎饅頭」,如果要吃小籠包,當然就是到「饅頭店」去囉。
標籤: 吃的豆知識
3個留言
於19/2/06 20:14,
匿名留言…
我好鍾意食饅頭,銀絲卷,花卷呢類架,尤其是冬天,手捧一個,即刻暖晒。
於19/2/06 20:51,
CS Killer留言…
^^ 我都係呀,咩包我都食,饅頭都唔放過…
於25/2/06 23:50,
匿名留言…
我同你地一樣, 好鐘意食呢類野架^^
發佈留言按此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