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節板


韓國的宮廷菜之中,有一道叫做「九節板」的前菜。
九節板(구절판)本來是指八角形的容器,裡面有九個格子,中間一格是八角形,外面被八個梯形的格子包圍著。古時韓國流行陰陽五行學說,而九節板則是按五行佈置所謂「五味五色」的傳統料理。「五味」是指甜、酸、苦、辣、鹹,而「五色」則是赤、青、白、黑、黃。
後來,九節板演變成一道宮廷料理的名字,也就是韓國的春捲。八個梯形的格子分別裝著八種不同的食材,而中間的格子則裝著用麵粉做的薄餅皮。
至於八種食材方面,已經不再專注於「五味」,卻保留著「五色」的配搭。經過時代的轉變,變化出不同的材料,像用八種蔬果切絲做的;也有用八種不同乾的食材做的「乾九節」;但比較正統的做法,一般是會放蛋白絲、蛋黃絲、紅蘿蔔絲、炒牛肉絲、石耳絲、青瓜絲、豆芽、蘑菇絲等,口味以清淡為主。將食材自由配搭,放在春捲皮上捲起來,再沾些醬油、芥末或辣椒醬來吃。
因為是前菜的關係,所以這道菜的量,並不會很多,但要準備的材料有八種之多,繁瑣的程序,突顯了它在宮廷菜的地位。而現在,除了宮廷九節板外,民間一般的九節板,都會省略為六種材料。
標籤: 吃的豆知識
0個留言
發佈留言按此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