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喝玩樂

星期四, 6月 22, 2006

四喜烤夫



「四喜烤夫」是傳統上海過年菜的頭盤,所謂「四喜」,是指這道菜的四種主要材料,鮮冬筍、香菇、木耳和金針,而「烤夫」其實正寫是「烤麩」,不過香港的食肆多寫成「烤夫」,是指蒸過的麵筋。麵粉製成麵筋後,再經過發酵,然後蒸煮成米黃色的烤麩,像海綿般柔軟而有彈性。
先將烤麩用手,撕或切成小塊,用鹽稍醃一下,除去鹽份後再行出水,以除去麵粉發酵的味道。經過出水後,要把烤麩的水份榨乾,然後再經油炸。
由於烤麩容易黏鍋,而炸太久則會令烤麩變得乾硬,所以油炸的部份要講求技術。炸好後的烤麩,加入其他材料,配以醬油和糖去煮,糖和醬油要分段加入,否則烤麩會太甜或太鹹。
烤麩的內層像海棉狀,經過燉煮後的烤麩,吸收了醬汁,甜中帶鹹,香軟而入味,色澤帶紅,加上冬筍、香菇、木耳和金針的味道配合,更是非常開胃的一道菜。
在香港,有不少的上海菜館有「四喜烤夫」這一道菜,但是做得好吃的並不多,如果有興趣,可以到網上找尋食譜,自己動手去做來看看。

標籤:

3個留言

發佈留言按此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