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喝玩樂

星期日, 8月 06, 2006

淺談牛扒



不少人愛吃牛排(或牛扒),其中又以美國、加拿大和澳洲進口的牛排為主,肉質比較有保証。而香港一般常吃到的牛排,主要可分為牛柳、肉眼、西冷以及T骨。
牛柳(Tenderloin),又稱為「菲力」(Filet),是牛的腰脊裡的肉,被多層脂肪包著,是肉質最鮮嫩部份,很多人喜愛點牛柳,正是貪其柔軟嫩滑,一般最好是三至五成熟,可以保存肉汁於肉內。但油脂含量不多,而且肉味不濃,嗜味濃者較不喜愛。
肉眼(Ribeye),是牛肋上近胸部的位置,因這個部位運動量較少,所以呈大理石紋的油花較多,脂肪經常會聚在這個位置,形成一大塊油脂,像眼睛一樣,因而命名為「肉眼」。肉質鮮嫩適中。在煎烤時,油脂會融化並滲透入附近的瘦肉之中,吃起來很香口,帶有脂肪的甘甜味。
西冷(Strip Loin),是牛脊的肉,肉質纖維較厚且結實,又稱為「紐約客」(New York steak)。肉味較濃郁,最能呈現牛肉的味道。而且帶有一條油筋,肉質較有咬口,油脂也比較多,一般大概六至七成熟,肉質會較彈性和味濃。
T骨(T-bone),又稱為「Porterhouse」,一塊牛排就有兩種味道,一邊是牛柳,而另一邊是西冷,中間隔著一塊「T」字型骨。既有濃郁肉味的西冷,又有肉質鮮嫩的牛柳部份,兩者兼得。
此外,比較高級的店還會有牛肋排肉(Rib Fingers),肉質特別柔軟鬆化,脂肪較多,上桌時連骨一起,賣相相當不錯。

標籤:

5個留言

  • 7/8/06 02:10, Anonymous 匿名留言…

    得你一說我才知道有什麼分別呢!

     
  • 7/8/06 02:37, Blogger CS Killer留言…

    =) 知道了分別後,就更可以容易隨自己的喜好選擇。

     
  • 9/8/06 09:41, Anonymous 匿名留言…

    Filet also known as Filet Mignon;
    Strip Loin also know as New York Strip or Sirloin;
    Worth mention, Porterhouse's portion is very big, usually serve two people.

    Killer, I've following your blog for a while now. I am returning to HK and plan to have French or Italian with family. Do you have any suggestion?
    Many places in HK I tried is very disappointing, particularly Italian.

    Thanks.

     
  • 9/8/06 21:50, Blogger CS Killer留言…

    呃… 謝謝,其實我之前已經說過,好吃與否是因人而異,所以我比較少會推介餐廳,不過有朋自遠方來,我也來推介一下吧。
    首先,在香港找好吃的法國菜,對不起,我不知道那裡有。不過,意大利菜倒是有一間可以值得推介,就是位於帝苑酒店的Sabatini Ristorante Italiano,總店在羅馬,在香港的廚師都是一流的大廚,應該有相當的保証。
    網址:http://www.rghk.com.hk/dining/sabatini.htm

     
  • 16/8/06 16:14, Anonymous 匿名留言…

    最爱菲力!!!

     

發佈留言按此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