菱角


菱角,又叫做水栗(Water Chestnut),是原產於亞洲及歐洲的水生植物,但隨著環境污染和氣候變化等因素,目前已在歐洲絕跡。在中國作為食用已有幾千年歷史,是古代秋祭用的祭品之一。
由於中國南方種植水稻,稻田有時也會用來種植菱角,從幼苗到開花結果,需時大概120日左右。葉柄中空而肥大,形成氣囊具有浮力,以支撐葉片浮於水面。葉片下會開出白色的小花,花落後會沈到水裡,結成綠色的果實,果實成熟後會轉成紅色,稱為「紅菱」。每年九月到十一月是菱角的採收期,菱角轉成暗紅色就可以採收。
一般菱角大多長有兩角,外形像一個元寶。但也有長三角、四角和無角的品種。新鮮採摘的菱角雖然可以食用,但一般會煮熟或曬乾後,除去外殼才進食。煮熟後外殼會由紅色轉為黑色,而果仁則是米白色,可以作為食材或煮湯之用。果肉含豐富澱粉質、蛋白質、脂肪和維生素,在中醫學上具有藥用價值。煮熟的果肉入口鬆軟可口,有點像吃栗子的味道。
在台中的豐原廟東夜市,有賣稱為「菱角酥」的小吃,是將菱角的果仁,沾上麵糊然後放到油鍋裡,炸至金黃色,非常美味而且很受歡迎,是當地有名的特色小吃。
標籤: 吃的豆知識
0個留言
發佈留言按此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