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喝玩樂

星期二, 5月 19, 2009

土筍凍

 

土筍凍是福建廈門、安海一帶,很有名的小吃,是將土筍熬煮後,冷卻而成。風味獨特,不少人視為人間難得美味,香港有不少閩菜館也可以嘗到。
所謂土筍,是指生長在江河入海、鹹淡水交匯處的灘塗上,一種稱為星蟲的無脊椎軟體動物,長得有點像蚯蚓,俗稱沙蟲或土蚯,又因其外形像小小的竹筍,所以又名土筍。身長約四至六厘米,含豐富膠原蛋白,以及多種氨基酸,具有藥用價值,有滋陰降火、補腎養顏等功效,據說廈門人喉痛時,相信吃土筍凍後,第二天就會好起來。
土筍的吃法有很多,可以快炒或煮湯,但最常見還是製作成土筍凍。先將土筍以清水放養一天,待牠將體內的淤泥和雜物吐出後,再用石塊碾磨,將內臟和雜質等都除掉,以清水洗淨後,土筍會變成白色。然後加水熬煮。煮熟後,湯會變成糊狀,然後分成小碗,放涼冷卻,或放入冰箱裡冷凍。冷卻後就成為晶瑩剔透、啫喱狀的土筍凍。
吃土筍凍會佐以蒜泥、醬油、陳醋、薑絲等,也可配以醋漬蘿蔔、麻油、辣椒醬、芥末、芫荽等,非常惹味。土筍入口鮮甜爽口,肉質有點像象拔蚌,煙靭富彈性,令人一試難忘。

標籤:

0個留言

發佈留言按此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