鹽水雞


鹽水雞(塩水雞),又稱為鹹水雞,是台灣路邊攤的特色小吃。
選用原隻的土雞(走地雞),將雞的內臟除去,以鹽、酒、薑、蔥、胡椒等醃製雞肉,再放到一大鍋鹽水中熬煮,加上陳皮、桂皮、八角等中藥材料,煮好後把頭尾去掉,放涼後就成為了鹽水雞。
在夜市,常會看到賣鹽水雞的老闆,拿著一把剪刀在剪雞肉,細心把骨頭和雞肉分開。售賣的部位主要是雞胸、雞翅、雞腿,也有兼賣一些內臟如雞心、雞肝、脆腸、雞蛋黃(未成形的雞蛋)、雞胗(沙囊)等。此外,一些部位如雞脖子、雞尾、雞冠、雞腳等,也有喜愛它的捧場客。另外,賣鹽水雞的攤店,也有兼賣各種配搭的青菜如小黃瓜、海帶、花椰菜、豆乾、米血、竹筍、苦瓜、魚板、杏鮑菇等,各式各樣多不勝數。買一份雞肉再配搭不同的部位跟蔬菜,最後淋上熬煮雞肉時的雞湯醬汁、蒜泥、薑絲、蔥花等,灑上胡椒粉及辣椒粉,就是美味又實在的美食。
好吃的鹽水雞要選用土雞,皮薄而脆,不帶多餘的脂肪,不油不膩;醃得入味,鹹度剛好,肉質爽口彈牙,香氣濃郁。內臟和青菜配搭雞肉,帶來不同的口感,也減少油膩的感覺。除了讓老闆把骨頭去掉外,怕胖的也可以叫老闆將雞皮去掉,就可以安心的大快朵頤。
0個留言
發佈留言按此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