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給


台北的淡水,有幾樣當地的特色小吃,分別是鐵蛋、魚丸、魚酥,以及阿給。
「阿給」的名字,據說是源自日文的「油揚げ」,即油豆腐(香港稱為豆卜)的日文發音,最初稱為「阿不拉阿給」(Abura-agei),漸漸地被大家簡稱為「阿給」。據說是1965年由楊樹根和鄭錦文夫婦所發明,當時只是想把每天賣剩的食材,不想浪費掉而隨意創作的小吃,沒想到卻意外地受歡迎,附近有很多學校,學生們愛把阿給配豆漿當作早餐,又或者配魚丸湯當作午餐來吃。
阿給的做法是將炸好的油豆腐切開,將用醬料滷製過的冬粉(粉絲)塞到油豆腐裡。塞滿了冬粉後,就用魚漿把洞口封起來,然後蒸熟。食用前,再淋上特製的醬油和甜辣醬,就成為了小吃阿給了。
這種冬粉內餡的油豆腐,製作雖然簡單,但要做得好吃卻並不容易。食材必需要新鮮,特別是油豆腐和魚漿容易變壞,令人難以下嚥。冬粉也要滷得入味、煙靭和久蒸不爛;最重要還是那個秘製配醬,是好吃與否關鍵,吃阿給絕對要加甜辣醬,才能吃出它的美味。
賣了四十多年的阿給,已經是淡水的名小吃,在淡水老街附近就有十多家賣阿給的店,有些還自稱是創始店或老店。到淡水旅遊的話,不妨一嚐它的風味。
0個留言
發佈留言按此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