豬血湯


豬血,在香港稱為「豬紅」,含豐富蛋白質和鐵質,是營養豐富又容易消化的食物。豬隻送往屠宰後,收集新鮮的豬血,再將血放在鍋裡,加入適量的水,然後以文火來煮,加入鹽後,就會慢慢凝固,最後將它切成磚塊狀。由於切塊後外型像豆腐一樣,所以又稱為血豆腐或紅豆腐。
豬血湯在台灣非常普遍,從前多以路邊攤經營,現在則漸變成專門店。一碗好吃的豬血湯,材料必需要新鮮,豬血色澤潤紅,才不會有腥味。本來,豬血質感柔軟、易碎、入口即化,但台灣人追求Q度、嚼勁,因此豬血兌水的比例也有所調整,豬血內的氣孔較少,質感就較為紮實,外型也會切成長條狀,質感就像果凍一般,入口軟嫩順滑。在柔軟與Q度間取得平衡,需靠經驗的累積。
湯底也很重要,一般會用大骨來熬煮高湯,比較講究的還會加入蔬菜、大腸等來熬煮,令湯頭鮮甜,上桌前再加入韭菜、酸菜、胡椒粉和蔥花等。韭菜和大腸,與豬血的味道是絕配,酸菜則有提味的效果。此外,有些店家還會有自助式的調味檯,擺設各種調味料,如蒜泥、醬油膏、山葵芥末、烏醋、辣椒醬等,讓客人自行調配蘸醬,此外還有以韭菜切碎拌以醬油的韭菜醬,用來蘸豬血吃,非常美味。
豬血湯售價也很平宜,再配上店裡附有在賣的小菜,如滷大腸、炒米粉、豬皮、糯米腸等小吃,簡簡單單就成為了美味豐富的一餐,難怪不少知名的店,經常都坐無虛席。
0個留言
發佈留言按此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