吃喝玩樂

星期日, 3月 02, 2014

薑黃 Turmeric

 

薑黃(Turmeric)又稱做黃姜、黃薑或鬱金,原產於印度東南部森林地區,是製作咖哩粉的主要材料之一,也是東南亞國家普遍使用的香料,不少南洋料理都會利用薑黃,作為天然色素或香料之用。薑黃富含豐富的薑黃素(Curcumin),有抗菌消炎、抗氧化、抗癌等功效,自古以來就被用作消炎藥使用。早在幾千年前印度就有記載著,薑黃作為染料及醫藥用途。在台灣,早在日治時期就開始廣泛種植薑黃,不過也是近年才開始推廣薑黃,作為醫療保健食品、飲料、製作精油等用途。
薑黃從種植到採收,大約需時一年左右,待花期過後,莖葉枯萎時,就可以採收泥土下的地下塊莖。新鮮的薑黃,肉質脆嫩,呈橘黃色,帶有薑和柑橘的香味,味辛帶苦。將薑黃經過加工處理,製成薑黃粉 (市面上一般會稱為「鬱金香粉」),會較容易儲存和使用。先將泥土及鬚根除去後,再經過蒸煮、切片和曬乾,最後磨成粉末,就可以使用。
薑黃除了是製作咖哩粉的主要原料之外,也是馬來西亞人製作叻沙湯底的重要材料。此外,它亦可作為天然色素,用來代替較昂貴的番紅花,作為食品的著色劑使用,所以也有「印度番紅花」之稱。以薑黃製成薑黃飯(Nasi Briyani),是較常見的料理方法,加了薑黃煮成的米飯,色澤金黃、香味四溢,令人垂涎三尺。

0個留言

發佈留言按此留言